看了一些文章,似乎有不少人覺得做研究需要天分
然而什麼是天分,很多人只是以結果論來說的,並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
我姑且也不談那是天分還是什麼
只嘗試分析自身的一些經驗,談做研究需要什麼能力
一、智商
對於智商,我個人的理解是"快速學習理解知識的能力"
這可以讓研究者快速進入狀況,在已有的成果上構築知識
有副聰明的腦袋,對於做研究是有利的
但很聰明跟聰明帶來的優勢,我認為其實差不多
我不喜歡用IQ,但若硬要給個標準的話,我個人的感覺是120以上便是有利的
我想,上的了研究所的,應該都有足夠的智商
總而言之,智商只是門票; 它可以加分,但不是關鍵。
二、直覺
對於一句話或一個敘述的邏輯正確與否,我會有種直覺,這種直覺會先於邏輯上的理解。
也就是說,當我看到一段敘述時,表面上的演繹似乎沒有問題,
但心裡就是會莫名其妙地覺得哪裡怪怪的,但又說不出哪裡怪。
那種不痛快的感覺會促使我去思考,後來再仔細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我無法確定這種能力究竟是從何而來,可能是長期思考鍛鍊出來的。
重要的一點是,我相信自己的感覺。(因為我是這樣存活下來的)
三、觀察
對於一個事件或物體的資訊,我傾向用頭腦、全身的五感,以不同的方法去收集相關資訊。
比如說,我在超市看到了physalis這個水果,我會去查字典,看看上面是怎麼解釋。同時聞聞看,摸摸看,並且把它買回家嚐一嚐,看看究竟是什麼味道。最後,physalis這個字,就會連同它的樣子,字典上的解釋,嗅覺、味覺、觸覺等資訊會一起被存放到腦子裡。又,我觀察一個人,會聽他說的話,聽他的腔調,看他臉上表情的變化,看他的肢體動作,並觀察他的行為。再者,學到了一個新的函數,比如說exp(x)好了。我會觀察exp(ax+b)這個函數,看看a跟b變化的時候,它會怎麼變?同時看看它的微分長什麼樣子...還有例如說,走在路上,我會聽聲音,觀察事物顏色及光影的變化,深深吸一口氣,嚐嚐空氣是什麼味道,並用皮膚感覺溫熱溼冷變化。如果只是出現在課本上或字典上的東西,最後我都會忘掉。只有真切地出現在生活中的事物才會被我記起來。嗯,我覺得我比一般人,多了一種動物的野性。用"具有人類智慧的動物"來形容我,會比較貼切。
四、創造力
其實,我一直不能明白創造力為何可以算是一種能力。以我的角度,這只不過是一種自身性格的外在體現罷了。以我來說,我就是喜歡"攪亂一池春水",講白話點就是犯賤。我就是想知道,破壞那個pattern,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子?把毫不相干的東西放在一起,會變成什麼?例如說造句好了,我會想試試,造出不合文法,或是不合邏輯的句子,讀起來會是什麼感覺?但根本上來說,我討厭跟別人一樣!我想破壞已存在的固定框架!我想要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方式!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創造只是自身性格的外在體現。想要創造力,意味著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而這是相當困難的,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五、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有了這個能力。這應該是一種極端的分析能力。這種能力讓我掌握事物的簡單原則; 讓我看見很多表面上不相關的問題,其實都是來自相同的原因。當我看到一段話、一篇文章,或是一個現象的時候,無關緊要的東西會自動被我忽視,只留下最精華的部份。我問自己的心,心會告訴我答案。靠著它,我可以看到在黑暗中不曾被人察覺的隱晦光芒。我覺得這才是能不能做出好研究的關鍵。而且這個能力,並不受專業領域的限制。我有自信,不管做哪方面的研究,我都有辦法勝任愉快。做不是我專業的研究,只是要多花些時間收集背景知識罷了。我一直很好奇,自己的這個能力究竟是哪裡來的(鼻鼻說是因為我很單純,所以我可以不受雜物干擾直達事物核心,但我不懂她所說的)。我想,這可能是直覺與觀察綜合起來的結果。比方說,當我問咖哩之所以為咖哩的原因,我會努力回想咖哩的味道,這種味道當然是各種食材、調味料、與香料綜合的結果。於是,我便會回想咖哩裡面有哪幾種食材,每一種食材分別的味道是什麼,並將每種食材的味道與咖哩進行比對。最後就會發現,會被我認定為咖哩的那味道,主要只來自香料。這是一個分析的過程,先決條件是資訊量要夠大,而且最好來自不同面向。對於自己對問題所設想的答案,必須符合每一個不同面向的觀察。逐漸刪除不可能的猜測,最後剩下那個就是答案。
不過,這種能力有副作用 -- 你不能選擇性的看見,一旦看見,就全部都看見了。你會看到自然的本質,並領略到單純的美; 然而同時會察覺到朋友、親人、甚至是父母,關心的話語背後其實是敷衍; 會看透更多人類的信念及話語,其實都是自欺欺人的謊言。人類為何要自欺欺人?因為事實的真相往往令人痛苦。要揭露這真相,就必須承受這痛苦。
這些能力往往都是搭配運用的。比如說,對於事物的觀察與體驗就是我自身的經驗,而這經驗又會修正我對事物的認知。所以,如果你問我,我是靠直覺判斷還是經驗?我只能說,我靠直覺判斷,但所有的經驗都會化成我的直覺。還有,我會把觀察到的東西加以組合。好比說走在路上我會感覺那空氣的溫度,同時,我上網去查今天幾度。於是,我把這兩者結合,就有了"原來攝氏四度的感覺是這樣"的體會。又例如說,回到咖哩的問題。雖然我記憶中咖哩的味道是某些特定的食材以某種比例搭配的結果,但我若把被我認定為咖哩的味道找出來,將其他食材換掉,也總還是咖哩。因為那個味道,是咖哩之所以為咖哩的理由。所以說,如果我把馬鈴薯與紅蘿菠換成茄子與竹筍,配合原來的香料,就變成只屬於我的咖哩,這就是一種創造。然而創造,卻又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接觸全新的事物時,第一次我會依照教科書,食譜,有經驗者的說法走一次,看看究竟是什麼感覺。但第二次再進行時,我就會把書上以及前人的說法,那種在既定框架裡的東西全部拋諸腦後,只問我自己該怎麼做。這時候,出來的就是自己的東西。
同時,我認為有必要描述我自身的心理狀態。我對於自己所認定的,關於事物的知識或理解,全部處在可懷疑、可改變、可捨棄的狀態。我對於事物,是採取一種接受但不相信的狀態。我感覺自己的心,是處在一種"漂浮"的狀態,並不附著在任何東西之上。我對於各種事物的觀察與分析,心理上是處在一種"冷"的狀態,講白點就是沒有感情。我當然也會希望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是對的,但我更希望知道真相,因為只有真相才能幫我在世界上活的更好。同時,我也意識到所有的知識,比如物理定律,僅僅只是人類對這世界的認知,而不是世界本身的真實。最後,就算世界上所有人都認同了我對某個事件的認知,但我也還是要推翻我自己,因為我想追求新的可能性。不知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我會對收集來的資訊不斷進行分析與重組。若要將我學習的體驗化歸為一句話就是,"學習,是不斷地知識解構再重建的一種過程"。
PS.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我有些很奇妙的體驗。
在第一個階段時,對於物理的定義及公式可以熟稔的操作,學習良好的學生大概是這個程度。
到了下個階段,公式會逐漸淡忘,但(物理量之間的變化)"感覺"會留下來。直覺會在時候建立起來,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算是專家了。
但再下去,那些定律會開始"說話"!那些直覺褪色之後,會浮現一種價值觀。原來那些定律,被我們認定為"美"的東西,都是建立在那些價值觀上面。我發現了隱含其中的價值觀,而那價值觀也會改變我自己(所以說,一個人的確是會因為學習的東西影響其性格,只是很多時候自己也沒有發現罷了)。那些價值觀,可能連定律的發現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但要找到人討論這些形而上的東西也很難。我那時才體認到,進行科學研究雖然必須客觀,但科學本身卻是主觀的。
- Jan 23 Tue 2007 23:04
研究所需的能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