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台灣,順便帶了幾本想看的書,侯文詠的危險心靈是其中一本
這本書講的是台灣的教育問題,這也是我想看此書的原因

先說說此書的鋪陳...
故事是由一個國三生小傑在課堂上偷看老師所謂的'色情漫畫'(聖堂教父)
而被處罰將桌椅搬到教室外的走廊聽課一個禮拜開始
小傑不能認同這懲處極其理由,不能認同老師的虛偽跟敷衍
於是事情就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被學校記大過、搞上新聞媒體
後來演變成一場群眾抗議,之前處罰他的老師跟教育部長也先後辭職了
最後,自己也選擇沈默,不再開口說話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有點類似卡謬的異鄉人(l'estranger)
同樣述說社會價值判斷的虛偽跟荒謬
同樣在描寫對於自身的事情,自己卻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被屏除在外的孤獨感
我不知道侯文詠是不是故意模仿異鄉人...?
還是說其實是卡謬太厲害?
異鄉人描述的情節,其實是不分國界、不分時、地、物
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
Anyway,這只是本人的一種臆測跟感覺罷了

下面這些,才是我真正想說的
這本書,是以一個十五歲的國三男生說出自己對教育的疑惑
我想,侯文詠是藉一個書中的角色說出自己對教育的看法
裡面有些東西真的說得很好,我認為本書的精華
是小傑對於大過公告的控訴:(節錄自書中的131~132頁)

"各位同學,謝政傑被記大過的原因是什麼並不重要,大家也不需要知道。但有 一件事情一定要謹記,那就是: 無論如何'下'不該冒犯'上',不管'上'說的話合不合理...。...'暴力'也好,'態度傲慢'也好,即使'上'和'下'犯了相同的錯誤,但因'上' 擁有獎懲的權利,而'下'沒有,因此'上'可以以'暴力'和'態度傲慢'種種規範來制裁'下'的冒犯。這是為了避免將來還有一些不知好歹的'下'隨便犯' 上'所不得不採取的措施。至於規範合不合理,有沒有必要要求老師或其他'上'位者一起遵守,那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大家應該認清的是: 我們每天在學校努力學習的所謂真理與價值,不過是方便'上'管理'下'時的藉口罷了。請大家千萬不要信以為真。...同學們需知,只要大家夠努力,用功讀 書,得到更高的分數、考上更好的學校,將來賺更多的錢,或是升上更高的權位,自然就會握有權力,搖身一變,從'下'變成'上',真理自然就屬於你了。這也 是我們教育真正的目的了。..."

我覺得這段話完全道出現今教育的虛偽!
現今教育背後真正想灌輸給我們的,我認為的確就是如上述所說的

裡面還有一個國文的考題:(節錄自書中的33~34頁)
"讀完文天祥從容就義一文,你認為這篇文章的風格,用下列哪一項形容最切當?
(A) 文字洗鍊,層次分明 (B) 旁徵博引,說理詳實 (C) 清麗俊逸,語重心長 (D) 浪漫哀怨,扣人心弦"

我的老天!這是什麼問題?!
文章給人什麼感覺,怎麼可能會有統一的答案?!
這種問題就像在教我們...
"你應該要覺得魯肉飯的味道是XXX,牛排的味道是XXX..."
這是個人品味與喜好的問題,怎麼可能教的來?!
況且這品味與喜好也沒有高下之分
我記得有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 “請問這張畫要怎麼看?“
我的天...我只能告訴你,我怎麼看這張畫...
我怎麼有辦法告訴你,你應該怎麼看這張畫?!你內心的感覺應當是什麼?!
這些問題,只能問自己啊!也不需要在意別人怎麼想吧...
(但問題是,就是有人喜歡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
就是有人會宣稱
"這是藝術!這是色情!"
或是...
"古典樂是高尚的音樂!那些搖頭吶喊的都是靡靡之音!")

回到那個國文考題
如果我明明知道答案是A,但就是認為B比較接近內心的想法,該怎麼辦?
特別是,若這種題目出現在學測裡,該如何是好?
這對我而言是個兩難的局面,會讓我非常痛苦
如果我選A,固然是得到了分數,但這就是欺騙!是自我否定!我會很痛苦...
如果我選B,固然是對得起自己,但有可能因此考不上理想的學校...
可怕的是,類似的考題我在國高中不知做過千百回了...
我只能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去想...不要想這麼多..."

不過我認為,某些書中指出的理由仍然是表面的東西
例如說,'不斷的考試,導致學生的壓力很大。學生壓力大,所以學習不快樂'
我覺得,壓力大不大,跟學習快不快樂是沒有關係的
以我自身來說,學習的壓力是從來沒小過
國、高中是過的很痛苦,但大學以後卻過的很快樂
特別是現在,根本就沒人逼我,但壓力可是比大學時大太多了
可是,現在是我學習生涯中最快樂的一段
所以,我認為壓力跟快不快樂其實並沒有關係

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時光,我為什麼會覺得不快樂?
是因為升學的壓力嗎?
不是,我知道我會有好大學可以唸的...只要自己不失常
準備考試雖然辛苦,但進度排出來,照著做
成果就可以預期,所以我不覺得準備聯考有什麼大不了的
怎麼說都比準備GRE,一天背200個單字好太多了...

是因為課程無聊嗎?
我的確是認為課程蠻無聊的,上一些跟自己好像沒有關係的玩意兒
不過我也沒有很排斥就是了

那就竟是什麼呢?
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是因為不自由
那時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不滿什麼...
只覺得自己不像自己,只覺得一整個悶
(我人生最不快樂的時光 - 服兵役
也是處在不自由的狀態,那時更糟糕
必須強迫自己不要想這麼多,這是種自我放棄的狀態)

這不自由是從何而來? 我認為有兩個部份

第一,校規

也許我唸的是私立學校的關係,學校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規定
像是女生頭髮不能超過肩膀啦,髮飾只能用哪幾種顏色啦
瀏海不能超過眉毛啦,鞋子的顏色只能如何如何等等...
大人告訴我們,上學的目的就是把書唸好
大人告訴我們,這些規定是為了讓我們專心唸書,是為我們好
但我一直都不能理解的是,這些規定跟唸書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果自由的衣著會影響學習,那為何同樣是學習,大學卻沒有衣著的規定?
這時候,大人會說: 因為大學生(或是十八歲的人)有獨自判斷的能力
為何還沒上大學的人(或未滿18)沒法獨自判斷,上了大學就忽然可以了?
我覺得大一時的我跟高三時的我,只是學的東西不同,實際上並沒有差別啊!
這些問題我都問了,但從來沒有人可以回答我
再退一步想,要這樣規定也不是不可以,但好歹給個理由吧?!
那些所謂的師長,其實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規定
只是以前這麼規定,所以就跟著這麼做了
在這社會,做著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其理由千篇一律都是...
'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有智慧。所以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
老祖宗是有智慧,難道我們就沒有嗎?

但更根本的是
我們對於被灌輸的價值觀,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這'價值觀'是從何而來?我認為主要是來自國文跟史地
上國文課我們閱讀古人(也不一定都作古了,但反正比我們年長)的文章
從文章裡我們了解古人的情感、想法、判斷
上歷史課我們知道古人做的事,以及下這個決定的時空背景
表面上,我們在背誦著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作者的生平、歷史事件的人事時地物等等...
然而實際上,在這過程中,我們需服膺的價值觀(或說是規範),人物好壞的典範
什麼是我們應當追求的,什麼是不應當的,會一一被建立起來,潛移默化灌輸至我們心中
例如,什麼是'忠孝仁愛',什麼叫'禮義廉恥',什麼叫'有氣節',什麼叫'君子',什麼叫'小人'...
例如,'秦始皇的暴政','諸葛亮一心為主','岳飛精忠報國','反清復明','國父革命'...

以諸葛亮來說,他會被定義為'忠'的典範。但這種例子實際想告訴我們的是:
'儘管主子如此窩齉,做臣子的仍然要效忠。只要君臣(上與下)的關係確定了,就要服膺這樣的規範,不論上位者是多麼的昏庸,不論上位者的要求是多不合理。'
我們若是接受了這樣的規範,就會碰到下一個問題:
'那改朝換代要怎麼說?'
那些當上皇帝的,大概都會說 '我是順應天意!'(所謂天地君親師嘛...天最大!)
而這唯一合理的解釋是...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勝者(上位者)才有資格做真理的論述,真相的解釋,歷史的撰寫'

我們所背誦的作者生平、詞的解釋、歷史事件等等會遺忘
但在這背後所隱藏價值觀跟規範卻會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裡
以這角度來看,我們的教育怎麼會是失敗的?!應當說非常成功才對啊!
因為不論成績好的,不好的,最後都不知不覺地接受、遵守這套價值
只有像我這樣少數幾個不受教、不能體會各位老師及長官苦心的頑劣反動份子跑到國外
但這結果對於我跟社會兩造來說都好
我要自由;  而社會為了整體的和諧與秩序,不需要不同的意見、不需要反對的聲音

為什麼我會覺得教材與我很疏離?
為什麼我覺得課本教的東西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不懂為什麼要背誦那些古人的文章跟生平?
我想說的,不是教科書的內容有問題 ,而是求學時從來沒有人問我...

"如果你是屈原,你要不要投河?"
"如果你是諸葛亮,你要不要輔佐阿斗?"
"如果你是吳三桂,你要不要引清兵入關?"
"要,為什麼?不要,又為什麼?"
(坦白說,如果我是諸葛亮,我根本不會出茅蘆!劉備來100次都一樣。
如果我是吳三桂,我也是會引清兵入關。反正他們怎麼打,都不是我的天下
還是跟自己心愛的女人生活比較實在...)

如果我們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們甚至不被允許問這些問題!)
如果我們不曾被放置在古人曾經遇到的情境...
我們當然不會與古人產生連結!
那些教科書上講的東西當然與我們毫無關係!

在現今的教育裡,我們對於教科書裡面所闡述的價值觀根本沒有判斷的權利!
我們被告知必須效法屈原、岳飛、諸葛亮等在教科書裡被定義的典範
問題我不是屈原、岳飛、諸葛亮,我也不想當他們
我只想做我自己,可不可以?(怒吼~)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判斷
而不遵守這些規範,那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文化就消失殆盡了?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反對這種蕭規曹隨式的文化傳承
若今日我跟一個西方人,面對某個同樣的情境,做了同樣的決定
是不是就代表我屬於西方文化?或是那個西方人屬於中華文化?

不是的

就算我們做出的決定是相同的,但背後的理由卻不會相同
因為我們'繼承'的東西不同
這繼承的東西來自各國或各民族的歷史,來自古人由文章流傳下來的思想
這就是文化
我們從課本了解古人的思想、先人的經驗
但不一定要讚同那樣的想法或遵循那樣的經驗
同不同意古人的思想,要不要遵循那樣的經驗...
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要問自己,要依據自身的經驗做判斷
而不是從父母、師長、或是任何在上位者那裡得來的
當大多數人決定摒棄某個規範時,那個規範自然就會從文化裡消失
但因為大家繼承的東西是相同的
所以文化會改變,但不會消失
這是我理想中文化傳承,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應有的樣子

若我說的是對的,那很顯然所謂統一教科書或是一綱多本,根本不是問題所在
因為,我們雖然可以選擇教科書,但我們終究必須服膺教科書所闡述的價值觀及規範!
我們還是不被允許經由自己的判斷來建立自己的行事準則
所謂的一綱多本,只是選擇服膺不同的價值觀罷了,本質上並沒有不同
於是乎,情況可能會變成...
經過這12年的教育,學生一個個變成罐頭
儘管因為一綱多本而使罐頭的種類有數種變化...
但罐頭仍然是罐頭...
罐頭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完全看不出來...
我真的不能理解,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所謂的'創新'究竟是什麼意思?!
也難怪我們的創新,永遠只是在框架內的技術改良!
因為我們從小就被告誡要遵守規範!

這些問題該怎麼辦?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不能靠上一輩的,因為他們在這種'文化'及'規範'中活了下來
必然會想把這種文化及規範'傳承'下去
如此一來,事情根本不會有任何改變!
.
.
.
革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