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書的作者為 Alan Sokal 與 Jean Bricmont,主要在批判後現代主義對物理及數學詞彙與概念的誤用。 本書源起於作者模仿後現代寫作風格,投了一篇論文至一份後現代期刊並被刊登出來。然數個月後,作者才坦承那篇論文內容荒誕不羈,完全沒有意義,而整件事只 是作者的一個實驗與玩笑。想當然爾,這個實驗與玩笑釀起了軒然大波,而最終導致了本書的出版。本書的編排除了第一章引言,最後一章結尾,儘在第四章及第七章分別穿插科學哲學的認知相對主義及渾沌理論與「後現代科學」,其餘各章節均針對某一特定學者(社會科學、心理學、文學)的文章進行批判。

坦白說,本書於我非常難以下嚥。首先是科學語感的問題,而這是來自我自身的。科學術語若用英文寫出來我可以理解,但翻成中文對我來說便成了陌生的名詞。因此儘管就我所看過的部份,作者所要辨正的物理概念我都明白,但讀中文譯本仍感吃力。其次是註解太多。閱讀句子的同時看註釋會打斷對一個句子的理解。因此,除非作者寫的文句難以理解,掠過整個註釋、或閱讀文章告一段落再回過頭來看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然而最根本的問題是,那些社會科學或心理學的文章本身就難以理解,特別是本書只節錄其中某一段(或某幾段)。明明每個中文字的意義都懂,可是湊在一起後完全不知這句話在說什麼,很奇妙的一種感覺,想體會者可自行翻閱。本書基本上算是一個評論。我認為閱讀這種評論文章,有所收穫的前提是,本身已理解了被評論的文章。若自己認同被評論的文章,那看此評論會很有收穫,因為這很有可能會指出自己理解上的一些謬誤。若本身就不同意該文章,那看此評論也許會有收穫。因為該評論可能點出自己沒想到的地方,這也不錯。但現今的情況是,我不懂社會科學、也不懂心理學與文學,因此不論是被批判的文章,或是本書所提出的批判,基本上都難以判斷邏輯的正確性。

本書進行批判的方式為,節錄一段作者認為誤用了數學與物理概念的文章,指出正確的數學與物理概念應該為何,並就此闡述該文邏輯上的跳躍與謬誤。對於被批判文章中可以理解的部份,由於我本身就已經理解那些數學與物理概念,因此我自然同意作者的批判。而文章難以閱讀的部份對我又沒有意義。因此不論是可以理解的部份,或是不能理解的部份,我都無法從中獲得什麼。理解到這點後,針對特定學者批判的部份只看了第二與第三兩章,其餘全部跳過。

儘管這些文章對我沒有意義,但對該領域的人也許有意義,因此我並不打算加以批判。況且我討厭這種大加躂伐的感覺,指出別人的錯誤並不會讓自己變的正確。這些術語與概念都有嚴格的定義,要正確的理解這些概念,只需要掌握這些定義即可。我會去閱讀專門的書籍。而對於一般人而言wikipedia是個不錯的選擇。我本身不喜歡別人假借深奧難懂的詞彙來賣弄博學、或空泛詞藻的堆砌。一件事物若可用簡單的話說出,實在看不出用艱深術語的必要性,但就算某些學者喜歡這麼做,這也是該領域的人自己要面對的問題,與我無關。再者,就算做社會科學研究的人宣稱科學如何如何,科學本身也不會就變成他們口中說的那樣。因此,實在不需要為此大動肝火,逕自讓他們說便是。

而本書對我有意義的第四、七章與結論所探討的內容,部份我不感興趣。而我感興趣的部份以前便思考過了,本書提出的看法並沒有超出我的想法,有些部份我甚至感覺他們還在我以前走過的路上。因此本書這個部份,對我也是毫無價值。

就以上種種,我實在看不出本書的必要性。因此對本書的評價,我給個廢。

一個題外話,本書引用一段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話,大意是說他在數學講座或研討課上講數學語言學。數學家只關心題目的主題與內容,而不關心喬姆斯基是否有資格(學位)談論它。但另一方面,在政治、社會或外交議題上,資格的問題就不斷地被提起,且以一種惡意的方式。因此他給了一個評論,若一個領域的實質知識越豐富,對文憑的關心就越低,而對內容的關心就越高。我個人同意這段話。政治領域我不了解,但物理的情況是這樣沒錯。我對此現象的理解是,當一個人有足夠的知識可以直接對別人話語的內容進行判斷,自然不需要文憑或是身份之類的外在資格。但當一個人的知識不足以進行如此判斷時,在心理上就會依賴文憑等被別人證明過的東西。我本身的經驗是,有學識涵養的人不會因人廢言,反而是半瓶醋會先針對對方的學歷與名聲進行檢視,而他們也只會在乎那些東西。對照台灣的情況,可見一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