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週去全聯買菜時,有對父子很難不引人注意。兒子看起來很小,大約只有四歲模樣。前因後果我不清楚,只見兒子說著「fried rice」。也許是老爸認為小子說的不標準,疾顏令色地提醒他「p.p.!」(past participle, 過去分詞)。小子只得勉為其難再說一次,但老爸還是不滿意,又再對小子說了一次「p.p.!」(只是更大聲了...)。老爸似乎進入了偏執模式,於是兒子不斷說著fried rice,老爸不斷“提醒"著 p.p.,落入了鬼打牆的無限迴圈,一付說不好就不走的態勢。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那孩子說的標準與否我不清楚,但我聽的出他想表達的是fried rice,這就夠了,不是嗎?況且這樣年紀的孩子就算知道fried rice,對他的生活有什麼幫助?他不住國外,想吃炒飯不需要在菜單上找fried rice。那麼,現在學這有什麼意義?(除非他有外國朋友,需要跟他們說自己最喜歡的食物是炒飯,之類的,那另當別論。再者,我很懷疑這樣年紀的小孩了解什麼是p.p. ...)

我在十月也要當爸了,我能體會這位父親焦慮的心情,但怎麼想都不覺得讓孩子在這種年紀學英文是個好主意。學外語前要先學會的是「使用語言溝通的能力」,透過母語會是最快的途徑。在如何使用語言進行溝通都還不太熟捻的情況下就學外語,成效令人懷疑。

以我自己的觀察,母語與外語的差別,並不只是文法、字彙、發音等,單純在語言方面的不同。根本的差異在於使用這兩種語言的社會,其價值觀與文化的不同。說兩種不同語言的人,對於同一件事,觀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不同,在乎的地方也不同。舉個例子,中文有兄弟姊妹這四個字,但英文並沒有分別與之對應的單字; 中文有"您"這個字,但英文沒有(可是法文有)。而相較於東方,英美對於長幼尊卑這種概念並不太在乎。母語是英文的人,除了句子本身傳達的內容,還在乎事件發生的時刻與當下的關係(是以前、現在、未來,還是正在發生?),所以英文有時態的變化來反應這點。姑且不論中文與英文,在英國與美國使用的英文也有不小的差異。從根本上來說,學習語言其實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學的是背後的文化與價值觀。在這過程中,不只認識了這個社會的文化與規範,也同時認識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以這個角度看,讓正在學母語的小孩同時學另一種語言是件很詭異的事,除非小孩身在移民的家庭(華裔之類的),可以同時接觸到兩種文化。

嗯,那我以後要怎麼教小孩英文呢?我想我不會要他硬背單字、文法、課文,而是會配合教材內容跟他用英文溝通。重點是,帶他一起使用英文。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這樣學中文的。

回到那對父子,想到那位瘋狂的父親就不禁為這小孩的未來感到擔憂,他日後想必會很討厭英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peralf 的頭像
    superalf

    世界毀滅的時候,想一個人走在盡頭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