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之前是做保險的,所以我該買的險幾乎都有,只缺醫療。長久以來這事一直掛在心上,只是自己也不是很積極。前陣子忽然接到一通保德信保險業務的電話,說是賤狗把我的電話給她的,希望可以見個面談個30分鐘。雖然我本來就打算要買醫療險,但在此我必須譴責賤狗:未經當事人同意便將連絡資訊給第三者是非常糟糕的行為!特別是出賣我後還不立刻知會一聲。

醫療險主要是cover健保力所不及的部份。先說說當前醫療花費的大致情況,以下資訊是由我一位在台大醫院的醫生朋友提供的(特此感謝培甄^^)。據她說,醫療燒錢最 兇的是癌症,尤其是健保不給付的藥品等。其次是看護、病房費,或是插了管就拔不下來的那種,長久下來也很可觀。手術費聽說是還好,不過在當兵時有位弟兄自費去做膝關節的手術(十字韌帶還是半月軟骨重建,年代久遠記不清楚),花了十幾二十萬。我想,複雜的手術可能還是很花錢,例如心臟支架之類的。從這些資訊看來,就算不買醫療險,也該買個癌症險。而醫療險要補的應該著重在長期看護、藥品等醫療雜費等支出。

保德信給我的proposal有兩個主約。第一個是50萬的終身壽險,第二個是150萬的10年期壽險。醫療是附約,有四份,分別是終身特定傷病、終身癌症、住院醫療定額給付、住院醫療實支實付,均掛在第一份主約下。住院醫療那兩份無總額上限,但只續保到80歲。80歲後的醫療用那50萬的終身壽險來接棒,住院每日可領壽險額度的8%,也就是1250。50萬用完應該就沒了。而終身癌症的給付總額上限是400萬。我想一般來說終身醫療都會有個總額上限,而無總額上限的都會有個年限,無總額上限又保障終身的商品現在應該是沒了。聽說之前有,如果有買算你賺到。醫療定額的病房給付是每日兩千,單次最高限額是365天。手術費的基數是3萬,最高五倍。而實支實付的病房給付上限是每日兩千。醫療雜費的上限是10萬,手術費是6萬,最高限額是五倍。這邊先說一下醫療雜費跟手術費的給付。手術會有個手術比率表,依照手術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比率。嚴重的手術比率較高,小手術就低,我看過比率範圍從4%到300%都有,但我想大部分的手術比率還是在80~100%這範圍。而醫療雜費包括了用藥及檢查費等,給付上限是看住院天數。保德信的約,住院在一個月內上限不變,超過一個月未滿兩個月便提高為兩倍,以此類推,最高是住院半年五倍。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自從開始工作之後部落格就很久沒更新了。Loading並不是很重,為什麼會這樣,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個謎。欠了很多東西沒寫,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欠著的就先欠著吧,還是先來寫寫工作的事。

我目前在新竹的一個國家級的研究機構工作。我們算是敏感科技單位,內部不鼓勵員工寫部落格之類的東西,因此我不希望以本機構名稱當關鍵字搜尋時會出現我的網頁。要是給主管知道,那就不太妙了。因此從今以後,只要留言出現了本單位名稱,我會一律刪除。所以請不要寫"請問你是在XXXX工作嗎?",或是"XXXX最近如何"之類的留言。往後我會用S公司來代稱我工作的地方。其實我待的地方很好猜,在新竹的國家級實驗室就那幾個,其中又只有一個跟我的background算是吻合的。真有興趣,可以來信私下問我。總之就是不要讓該機構名稱浮出檯面,煩請各位配合,謝謝。

一個博士畢業生如果往後要往學術方面發展,大致有教職與研究這兩條路可走。我自己是比較希望走研究這條路,感覺比較單純。在出國前一年我跟的就是一位助理教授,從他身上看到很多。學術研究自然不在話下,教學的loading也很重。以我自己的經驗,上一小時的課通常要備課一小時,而一個菜鳥教授最好要有接下大約10學分課程的心理準備,因此一個禮拜很有可能花20小時在教學上,那就是一半的工時了。除此之外,雜事都會落在菜鳥頭上,像是大老不想接的行政工作、出研究所考題啦、大學聯考入閣等等。總之蠻操的,但薪水也沒有比較多。以我自己的觀點,那樣的工作量,助理教授的薪水至少要九萬我才考慮去幹。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問如何從交易中賺錢,我猜大部分的人會說必須先了解當前合理的股價應是多少。當大盤高於這個價格時就賣出,低於這個價格就買入,如此便可以賺錢。產經分析師做的大概就是這種工作--計算合理股價。我曾經與同學討論過該如何決定大盤的股價。我們都把它當成一個物理問題--找出所有影響大盤的因素,找出這些因素如何決定大盤,最後建立大盤股價的模型。這是很牛頓式的,古典物理的想法。然而,可以想見首先會碰到的問題是,影響大盤的因素會非常多。就算把所有的因素都找出來了,如何決定這些個別因素對於大盤的影響也是個大問題,特別是對於非經濟因素如戰爭、疾病、政治(領導人掛了之類的)等。一來是關於這些非經濟因素的資料太少,這些因素對於大盤影響的預估會很不準。再者,戰爭、疾病、政治等事件其實每一次都是獨立的,歷史經驗無法套用。再退一萬步說,就當我們真的有這個模型好了,能否應用在實際的交易也讓人懷疑。如果我們把市場當成一個系統,(股票)交易每分鐘搓合一次,可以想成這個系統每分鐘會update一次,因此價格的計算必須要在一分鐘內完成(而且越快越好),否則便是無用的資訊。有一同經歷過去年下半年大殺盤的人應該能體會我在說什麼。在波動率很高的那段期間,特別是期交稅調降之後,常常是程式單連發互砍搞得各家看盤軟體當機,只剩期貨指數這個數字在動。等到軟體恢復正常,各商品的價格早就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手腳慢的只能等死。然而,這個模型一定相當複雜,我很懷疑能否根據這個模型及時完成計算。其次,如果目前的價格是不合理的,那麼需要多少時間才會回到合理價位?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價格有可能維持在不合理的價位(與計算出的價格相比)或者是往更不合理的方向走,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回到合理價位。買現貨也就罷了,了不起就是被套,死不了人。資買則是另當別論,在這情況下就得一直補保證金。券賣倒是還好,因為需要的保證金為股價九成,因此槓桿很小。期貨可就慘了,因為合約會到期會結算。在到期前若價格沒有回到合理價位,那只能等著被軋爆。像是去年的原油,假設模型計算出的合理價位為100USD/barrel,漲到120USD時放空,如果不停損的話,大概只能跑路了,因為它後來一路走高到14xUSD並且維持了好幾個月。除非有萬貫家財可以讓你撐到原油跌到目前50USD的價位。最後,為了維持這個模型的運作,必須不斷收集模型中變數的資訊,而這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時間&錢)。

當大盤高於合理價就賣出,低於合理價就買進,固然是一個從市場中賺錢的方法,但也可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會上漲時買進,會下跌時賣出,這麼做也可以賺到錢。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判斷合理價位為何,相對於之前的方法來說容易而且也快速許多。我判斷的依據很簡單,只看均線與成交量。均線用以判斷長期趨勢,而成交量則是判斷短期變化。

上述的方法有個缺點是,不知道它會漲到哪,也不知道它會跌到哪。假設第一天上漲五點但隔天下跌五十點,就算兩天的走勢判斷都對了還是有可能賠錢。因為判斷第一天會上漲於是買進,但漲的不夠多不到停利點,或是連交易成本都補不回來,此時大多數人會選擇續留手中部位,而隔天卻跌了五十點,最後還倒賠四十五點。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趨勢的判斷就變得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基本策略。多頭時易漲難跌,空頭則相反。我判斷多空的方法是看均線的排列。如果是標準的多頭,應該會看到收盤價在五日均線之上,五日均線又在十日均線之上,十日均線又在月線之上等等,層層相疊。例如從三月初開始到今天為止的均線排列就是個很標準的多頭排列。空頭排列則相反,收盤價在五日均線下,五日均線又在十日均線下,而十日均線又會在月線下,層層相疊。例如去年五月中到七月中,九月底到十月底就是蠻明顯的空頭排列。如果均線開始糾結,那就是要整理了。另外,在底部的大紅K或是頭部的大黑K要特別注意,因為這通常是盤勢反轉的訊號。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多期貨公司的網站都有介紹選擇權的概念,故此就簡單敘述。選擇權是一種期貨的衍生性商品,交易的是買入或賣出一口台指期貨的權利,而權利又分為買權與賣權兩種。買權指的是在到期日時以某個價位買進期貨的權利,賣權則是以某個價位賣出期貨的權利。交易又分為買方與賣方。賣方有履約的義務,而買方則有權決定要不要叫賣方履約。好比說某種商品的價格是10000元,某甲向某乙以100元購買在三個月後以11000元買進此商品的權利。假如三個月後該商品的價格為12000,甲仍可以跟乙以11000購買該商品(現賺1000)。如果三個月後該商品的價格為9000,那甲放棄這個權利,不用11000的價格跟乙購買是比較明智的決定(因為買了現虧兩千),那麼這時乙賺進100元。這是買權的例子,賣權的例子就是某甲向某乙以100元購買在三個月後以9000元賣出此商品的權利。假如三個月後該商品的價格為8000,甲仍可以向乙以9000賣出該商品(現賺1000)。若三個月後該商品的價格為9000之上,那麼乙賺進100元。選擇權大致是這樣的一份合約,註明買賣兩方的權利義務。

以交易量最大的台指選擇權來說,有各種不同的履約價,好比5500、5600、5700的買權或賣權。5700買權的意思是,你在到期時能以5700的價位買進一口小台指,而5500的賣權是你在到期時能以5500的價位賣出一口小台指。小台指與選擇權的一個跳動點都是50元新台幣。以今日(2009/04/16)5500賣權的結算價83點來說,要買進一口這樣的賣權要花83×50=4150元新台幣(再加上手續費跟交易稅)。若到期時台股指數是5300,那麼就可以獲得(5500-5300)×50=10000元新台幣,再扣掉買入該賣權的成本4150,賺入6850元。若到期時指數在5500以上,那麼4150元全部泡湯。或者,你也可以選擇賣出5500的賣權一口,可以立刻收到4150元的權利金(要扣去手續費跟交易稅)。但為了保證你有履約的能力,賣方與期貨交易者相同,必須押一定的保證金。若到期時指數在5500以上,那麼4150元全拿。若指數在5300,則必須付10000元新台幣。扣掉收到的4150元權利金,還賠5850元。保證金會不時調整,請上台灣期貨交易所網站察看。該網站有非常多的資訊,像是三大法人的每日進出,期貨交易者必看。台指期貨於每月的第三個星期三結算。

期貨交易的好處是自由,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多跟放空,建立的部位也可以隨時平倉,不像股票交易只有信用交易戶才能當沖。而放空股票還必須開信用戶,開了信用戶若沒券還是空不到。能不能從期貨交易賺到錢只跟自己看的準不準有關,與大盤漲跌無關。如果你看漲,就買進期貨/買權,或是賣出賣權。若你看跌,就賣出期貨/買權,或是買進賣權。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打算寫一系列關於選擇權交易的文章,為自己做個見證。以我自己的經驗,有沒有辦法從市場賺錢,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交易的心態,因此我把這放在第一篇。第二篇簡單介紹選擇權的概念,我會試著講些在一般期貨公司網站上不會講的事。第三篇是趨勢的判斷以及程式交易。我所說的程式交易並不是指真的自動下單系統,而是較為廣義的,一種企圖壓抑內心情感對於決策的影響,而依照市場數據作為進出判斷的系統。第四篇我想談交易策略,包括很重要的停損與停利,還有套利的一些東西。最後一篇我會談自己的交易經驗,從去年的五月到十月真的是見證了許多歷史。不過這篇不限於選擇權,而是包括了所有金融商品。

雖然這些內容主要是針對期貨交易,但這些原則應該也可以應用到股票交易。因為我觀察到大部分的人進行股票交易是打算賺取價差,而不是分享公司營利。況且公司營利大部分被經營者拿走了,其次是員工,散戶能分到的少的可憐,因此我基本上把股票交易也視作零合遊戲。這些股票交易者需要做的事,與期貨交易者基本上是相同的。雖然不少人說先從股票開始,等有經驗再去玩期貨,不過我想說不妨直接進行期貨交易。如果沒辦法從期貨交易中賺錢,那最好也不要去玩股票。當然,如果你買股票是打算分享股利,那可以忽略我的話。不過我還是得說股票不是定存,就當是打算擺在那邊生股子股孫,也要做些適當的進出。

守則一: There is no easy money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必須承認在看過中醫之前自己一直存在著偏見,總有中醫是落後、不科學的印象。話說我第一次看中醫是因為無名指脫臼(請見脫臼人生)。檢視傷勢的是一位接骨師。端詳傷勢後,我以為他就要施展"神技"了,想不到他卻說:「先照個X光片吧」。我有些驚訝,不知何時中醫也玩起這一套了。接骨師審視手中的X光片,看在眼裡,這景象其實蠻突兀的,有些類似外國人穿唐裝那樣的感覺。他的技術很不錯,手指一下就接回去了。若要我想像死而復生是什麼感覺,我猜大概很像骨頭接回去的那個瞬間吧。處理脫臼部位對於中西醫應該都是輕而易舉。讓我驚訝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後續的療程。

在這復健的療程中我做著一些五花八門的治療。中醫診所都有種裡頭裝滿各式草藥的燒瓶,不停的冒著蒸汽。其中一種治療是用這蒸汽蒸薰受傷的關節部位,與熱敷很類似。還有種用艾草做成,約五元硬幣粗的棒子,點燃後會像香一樣慢慢燃燒。有種治療就是用這艾草棒燃燒的熱度去薰烤受傷的部位,算是前種熱敷的加強版。除了前兩種感覺比較傳統的療法,還有電療與紅外線。接觸到紅外線的部位感覺熱熱麻麻的,算是介於電療與熱敷中間的治療。坦白說我不清楚每一種療法的個別功效,但整個加起來就是有效。事實上,無名指是我唯一恢復到100%的脫臼部位。雖然拿無名指與肩膀相比有些不公平(肩膀聽說是最容易脫臼,脫臼後也不容易好的部位),但手指復原到我分辨不出脫臼前後的差異卻是事實。除了上述的治療,我也因為腳踝扭傷而嘗試過針灸。實際上針灸與我的想像差很多。針灸大概是為了刺激穴道,做這種治療時醫師多半要尋找一下穴位,因此針插進去後醫師多少會轉動手中的針。奇怪的是我只有皮膚感受到針的存在,醫師在尋找穴位時肉體完全沒有感覺,好像皮膚之下一片空洞,肉體不存在似的。

然而真正讓我拜服的是中醫治好了困擾我許久的鼻過敏。這鼻過敏是在國二時因一次感冒久治不癒造成的。沒得過鼻過敏的人大概很難了解這種病的痛苦。鼻過敏死不了人,但只要一接觸到過敏原,例如冷空氣或灰塵,就會讓你狂打噴嚏+狂流鼻水。不僅擤鼻涕的聲音很擾人,鼻水狂流有礙觀瞻,鼻塞時更是無法思考。嚴重的時候每天都會用完一整包衛生紙,一到冬天,苦日子就來了。期間也常去看耳鼻喉科,但吃了藥症狀就減輕,不吃藥就復發,從來沒有根治過。(所以感冒真的不要拖,兩三天還沒好就趕快去看醫生,一但拖到兩個禮拜就會變成過敏性的鼻炎或咳嗽,處理起來付出的代價更高。)某次回診看手指傷勢,醫生把脈時問我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些日子思考了許多教改的問題。為了釐清自己的思緒,我認為有必要再確認教改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這是事情的原點。問得仔細點,我對什麼樣的社會現象感到不滿,而這些現象是可以透過教育改變的?

一、思想箝制。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選擇價值觀的自由,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打破目前社會獨尊單一價值的現況。而要進行思想解放則必須賦予個人思考的能力,有了思考的能力便能進行價值判斷,從而選擇個人認同的價值觀。雖然目前的情況比起我之前唸書時改善不少,但仍有許多改進空間。

二、雙重標準。社會上有許多衝突來自雙重標準。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或是立場不同標準也跟著不同,之類的事屢見不鮮。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表面上不同的兩件事,骨子裡其實是相同的,因此對於實際內涵相同的兩件事有著不同的標準。其實很多時候只要試著站在對立的一方去想,行事準則便會自然浮現。做不到通常是因為人被自己的情感所蒙蔽。這種衝突很難透過文明的方式化解,因為這大多是由於人的不理性所致,而教育可以使人變得理性。當然,若社會上就是有人刻意運用雙重標準製造衝突,則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友Ansel看了我之前寫的危險心靈讀後感,特在他的網誌上發表一篇芒果術作為回應,並希望我能給些意見,so here I am。回頭看了看自己之前寫的文章,實在很刺眼。怎麼說...總覺得情緒性的字眼很多,非常的憤世嫉俗,情感似乎永遠在某種極端的激發態。也許是因為剛看完該書而立刻寫下的文字,故情緒仍較為激動。不管怎說,現在是盡量避免寫出那樣的東西了。

看了好幾遍芒果術,我能夠理解Ansel想要表達的東西,但就是覺得有某處怪怪的。該篇文章大意是說作者從與爸爸種芒果樹的經驗體驗到,若要果樹結果纍纍,在果樹尚未長大前不能放任亂長。由這體驗,Ansel進而得出若要讓孩子走的久走的遠,小時候的一些規範與限制是必要的。因此,在少不經事的當時眼中看似無意義的校規,好比禁止男女交往與髮禁等,如今回過頭來看仍是有意義的。

Ansel說我認為校規是無意義的東西其實有些言過其實,校規並不是沒有意義,但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校規是真的毫無意義。學生有受教權,我認為校規的存在就是為了保障這種權利。例如上課喧譁這種行為應當加以規範,因為這妨礙到其他想聽課的學生。但是,與此權利無關的事項都不應加以規範(因為我認為奧坎剃刀是很好的原則)。反過來說,若沒有這規範,學生的受教權便會受到妨礙的,我們便應當加以訂定。此外,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但校規的訂定從來只看校方的考量,學生都沒有參與其中,感覺校規變成一種管理者方便行事的東西。我一直認為這是很詭異的事情,就好比請一堆外國人來立台灣的法律一樣荒謬。雖然青少年下的決定也許沒有成人來的明智,但說他們沒有判斷能力也未免太小看他們了。況且,若是說判斷能力不好,不是更當加以訓練才是?不過,上述這些都是在學生有受教權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實際上學生除了有受教育的權利,還有學習的義務。將這義務納入考量,情形就會變得很複雜。因為若校規是為了保證所有學生都學到他們所必須學習的,那其實規範就可以無限上綱。感覺這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根本的矛盾,我目前沒想到一個好的原則可以同時兼納這兩點。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週末看了沒問題先生以及嫌疑犯X的獻身這兩部我一直想看的電影、還有老婆很有興趣的開麥拉驚魂。沒問題先生這部喜劇維持著Jim Carrey一貫的風格與水準(我覺得Fun with Dick and Jane就沒這麼好笑)。片中Jim Carrey飾演一個拒絕所有機會的人,在因緣際會之下參加一場workshop,與speaker立下一個約定:往後對任何機會都要說YES!在心理制約之下他遵守這個承諾,而人生也確實往好的地方發展。好笑的地方在於通常我們下決定是經過考慮的,而某些很明顯一般人會說no的情況,由於這個約定他必須答應(例如在片中他與老奶奶OOXX...)。大有無厘頭以及惡搞自己人生的快感,可說是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上帝的實踐者。看了這片,不禁想如果自己也像他這麼做,不知人生會變得如何...(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成英姝對這片怎麼說)

至於嫌疑犯X的獻身,成英姝在她的感想中寫到「...在片中,福山雅治看到堤真一還在研究四色理論的証明,感到驚訝,四色理論不是「已經被證明」了嗎?」。因為這段話,我在之前的文章"物理學家、數學家、有差這麼多嗎?"寫到我覺得福山雅治不太像是個物理學家。不過在看過電影之後,才發現福山雅治問「四色理論不是已經被證明了嗎?」只是個單純的問題,表達的意思純粹是字面上的。而提真一回答因為該證明不漂亮,福山雅治多年後回想起這段往事,感到在大學裡還是有跟他意氣相投的人。兩者其實都是很標準的研究者性格。

片中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困擾福山雅治。福山雅治後來發現了提真一是怎麼掩蓋犯罪的,但說與不說之間很讓他苦惱。堤真一也是個聰明人,就算福山雅治不說,他也猜到了福山雅治心裡在想些什麼,因此他請福山不要再追究下去了,說出來沒有任何人會得到幸福。也許是他知道堤真一的動機,因此認為應該讓松雪泰子明瞭,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總之在福山雅治的心中有股聲音驅使他把真相說出來。但另一方面又想成全好友,把這一切當成祕密放在內心的角落。福山雅治在這矛盾中掙扎。最後他選擇說了出來,但果然如堤真一所說,不論是福山雅治、提真一、還是松雪泰子,沒有一個人幸福。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呢?我想,我可能會成全好友吧...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將公平賽局的讀後心得(公平賽局:一個經濟學家對公共事務的觀點)post在ptt的書版後,有幾位版友發表了不錯的意見。這篇文章摘錄了這些回應,以及我對這些回應的看法。這些看法之後也許會改變,也許會加些新的東西,不過就等那時再說了。

首先是關於稅制的討論。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了贊成單一稅率的理由,有個原因是富人用的資源會比窮人多。針對這個原因,版友plamc舉了些窮人用的比富人多的例子提出他的懷疑。我認為富人用的資源會比窮人多是基於一個單純的理由:富人與他人的互動要比窮人與他人的互動多; 與人的互動越多,要消耗的公共資源也越多。舉例來說,富人與他人會有各式的財產(動產、不動產、有價證券)交易與轉讓等活動、還有因這些活動而與他人產生糾紛,需要透過法律解決,這些都要耗費社會資源。可以想見窮人不太有機會進行這類活動。不過plamc說明了一件事,就是有時窮人會用的比富人多。對於之前的假設(富人用的比窮人多),目前我持保留態度。這是個需要計算與研究的問題。

至於稅制,plamc認為單一稅率與累進稅率一樣是懲罰生產力較高的人,只是負面效果沒有那麼大。如果要公平,應該是人人繳一樣的稅,然後耗費公共資源的部份,像高速公路或機場等,採「使用者付費」即可。對此,在原來的假設沒被否定的情況下,我仍然維持原看法。我認為單一稅率是兼顧到公平與效率的折衷辦法。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說不知恰不恰當,我似乎有著容易脫臼的體質(這算一種體質嗎?),小時候就有這種傾向。小學時,只要盤腿坐久了,膝蓋裡的骨頭就很容易飛出去。不過瞬間又會回來,因此我也不以為意。但隨著年紀漸長,這“瞬間“有越來越長的傾向,到後來還得用手去喬一下小腿的姿勢骨頭才會回去。意外的是,這其實不痛,只是膝蓋飛出去的那條小腿不能動罷了。雖然很接近脫臼,我想這些大概都不能算是。

我第一次脫臼的部位是在左手的無名指。在大學系上籃球賽的某場比賽,我在防守時試圖用左手把對方的球拍掉,過程中左手碰到對方的身體,在那個瞬間手指頭應該就已經脫臼,但實際是過了約莫六七秒才察覺到左手怪怪的。乖乖一看不得了!無名指上面那節竟然整個往小姆指的方向彎,與下面那節呈90度。沒多久就變得非常痛,冷汗直流,幾乎快要休克了。脫臼可能發生在身上任一個關節,相同的是痛起來都絕對要人命。同學趕緊將我送到一家中醫診所接回來,這是我第一次看中醫。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因為籃球而受過許多傷。不消說因為踩到別人的腳(或是被別人踩到)而造成無數次的腳踝扭傷,還曾被籃球打到右臉造成顏面神經痲痹。第二次脫臼,還是因為籃球。應該是碩二下的某個晚上,我們一群同學約在交大打籃球。肇因於我與某個人爭球,他兩隻手都握住了球並把它夾在腋下,而我握住球的右手就這樣被他夾在身體與球之間。接著他一轉身,我的右肩就飛出去了。我並沒有要怪他的意思,發生這種事不是誰的錯,畢竟運動場上常有意外,碰到只能自認倒楣,但那位同學非常機車。平常人碰到這種事都會問對方怎麼樣,但他不聞不問好似根本就沒發生這回事,究竟是什麼意思?是說在他眼裡這是家常便飯,還是活該你要跟我搶球?真他媽個冷血狗畜生(如果在台灣槍枝是合法的,我當時可能會帶把槍回來把他幹掉)。平時交大學生來我們學校搶妹不說,如今又發生這種事,再加上歷年梅竹賽的積怨,新仇舊恨已經累積到MAX滿點啦!(上面是說笑的,別認真,我真的沒有針對交大同學的意思,但對那位同學很不諒解是真的。)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3519127578700996.jpg

本書的作者為Steven E. Landsburg,是關於一個經濟學家(也就是作者自己)如何看待公平、稅制、人口、債務、歧視、環保等公共議題。公平是本書對各項議題的討論所採取的立足點,本書的所有論述,均從對等原則1出發。本書的結構大致是先提出在各種情境下我們所認為的公平原則,接著再反問讀者「這真的公平嗎?」

本書對上述議題給出了與一般人不同的觀點。好比歧視的議題,除了逆向歧視(與與生俱來的特質有關,例如性別、種族)外,特別提出了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單邊歧視。單邊歧視是指你會不會受歧視端乎你的社會地位。書中舉了房東與房客的例子。房東不能因為房客是某個種族的人便拒絕租屋,這原則聽起來很合理,也符合一般人的見解。(話說這類規範似乎隱含了房東的地位比房客高,因此要將房東拉到與房客同等層次的意味在,儘管在法律上兩者的地位是對等的)。然而,房客卻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包括性別、種族)自由選擇跟誰租屋。在租賃這件事上頭,房東與房客所受到的法律限制是不對等的。如果房東有出租房屋的義務,那麼我同意房東不能因為房客的種族或性別等因素而有差別待遇。但租屋這件事其實只是個交易,如果房客可以因為房東的性別或種族等因素拒絕租屋,那房東為何不可以?把這對等原則套用在雇傭關係,我們會得到老闆有權利因為應徵者的性別或種族而拒絕雇用,因為老闆沒有給予工作的義務。雖然有歧視的人一定會因為這歧視而蒙受損失,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抱持這種態度是愚蠢的。但我們可不可以就此強迫房東或雇主將自己提供的機會開放給所有人?在這議題上我同意本書的觀點,而這也推翻了我以往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然而若真的採用這些觀點,似乎又會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諸如"你為什麼給他不給我?!"這類的抗議與抱怨大概會排山倒海般地湧現。(不過這類抗議與抱怨的正當性其實是值得思考的。)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日不知為何問了老婆有什麼日劇的主題是有關物理學家的,她苦思許久始終想不出來,只得說:

「好可憐喔,你們這群人沒人要理耶~」

真是死沒良心的。但最後她還是不負娛樂通的稱號,說了一部日劇神探伽利略。我蠻喜歡這部日劇,嫌疑犯X的獻身上映時也蠻想去看的(而且"天才物理學家 vs. 天才數學家"的slogan有吸引到我)。關於這部片成英姝寫了篇「數學家與物理學家之不同」。她的友人A認為"物理學家要藉由實驗進行實證,而數學家是在腦中進行演算過這件事便完成了。這種本質差異使得物理學家多半有數學家沒有的氣派,而數學家則很宅的樣子"。老婆聽了只冷笑說: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要做什麼?“,經過了一整個禮拜的重感冒,大病初癒的我走在樓梯上,腦中出現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伴隨著早上拉第一泡尿第一陀屎、今日的第一杯咖啡、早餐的氣味、或者在出門的途中浮現。總而言之就是在這樣的平凡時刻出現的平凡問題。當時腦海裡有三個選擇:

1.重新投入選擇權戰場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跟阿鼻做了許久沒做的三杯雞,因為家裡沒有現成的薑,但有南薑,便想說做成泰式口味的算了。基本上三杯雞的香辛料是蔥薑蒜跟九層塔,但在這次的嘗試中,我們把薑用南薑取代,還加上香茅跟檸檬葉。

我們的材料如下:
1.九層塔

supera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